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苏州日报】小记者探访城市大动脉真容

来源: 苏州市城市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1-05-19 10:59 访问量:字体:

《苏州日报》2021年05月19日  A08版

作为为生活方方面面不断输送能量的重要基础设施,地下管线、综合管廊被称为城市生命线、城市大动脉。如今,在我们脚下有七大类18种、超过13.6万公里的地下管线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综合管廊建设突飞猛进,实现了对各种管线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有序管理,让马路拉链、空中蛛网及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大大减少。

本期“38楼全视野我的新闻你代言”活动,苏报融媒和苏州市地下管线和道路停车管理所组织开展了以“防灾减灾科普行共探神秘地下城”为主题的青少年地下空间探秘活动。来自木渎姑苏实验小学、黄桥中学和蠡口中学的苏报新蕾小记者家庭共百人参加活动。小记者作为“新闻代言人”,与栏目组一起为读者一探城市大动脉真容,领略智慧管廊魅力。

在苏州市地下管线科普馆内,本期“新闻代言人”、来自木渎姑苏实验小学的新蕾小记者赵福麟和小伙伴们通过智能互动,当了一回地下管线“调度员”,在模拟体验中摸清了城市生命线的运行路径。市地下管线和道路停车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介绍,为实现对全市地下管线的科学规范养护,我市建起信息化监管系统,做好动态管理。通过搭建地下管线业务管理信息“一张图”,规划受理、审批、工程施工、竣工、维护等每一环节相关管理数据实现一条龙管控,管线开挖等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被降到最低。

市综合管廊科普馆里的检修智能机器人等“新式武器”,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个自带高清摄像机、红外成像仪、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语音对讲、WiFi通信、定位等多重功能的巡检机器人,可以完成全舱室、全天候自动巡检。目前,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只在一些城市逐步“上岗”。苏州将其引入科普馆,让市民近距离接触,在全国是率先之举。市地下管线和道路停车管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管廊是智慧城市在地下的一个缩影。打造功能实用、稳定可靠、技术先进且“会自己思考”的智慧管廊,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实现精细化动态管理。

在科普馆看模型不过瘾,小记者们还深入地下空间——城北路地下综合管廊主线示范段探秘。在宽9.7米、高近5米的管廊中,电力、通信、给水、污水、有线电视、天然气、热力、预留中水等不同种类的管线在4个舱室内分类落户。其中,最大的水信舱在容纳管线后仍十分“宽敞”,能为小型检修车辆提供养护、运维的施展空间;由于使用了大量防爆材料和防爆设施,燃气舱造价最高,块头却最小,个子超过1.8米的人只能弯腰进入。

综合管廊监控中心是守护城市大动脉的“智能心脏”。市区所有已建和在建的综合管廊运行状况在这里实时呈现,维护人员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上,24小时密切关注着廊体和生命管线的运行状况。近几年,苏州作为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圆满完成国家试点项目后,又陆续在天鹅荡路、纵二路、春申湖路、齐门北大街、吴江区太湖新城北片区、吴江区云梨路、桐泾路北延等处实施了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工作。到2030年,苏州市区要规划建设约193公里综合管廊,届时,综合管廊将成系统、成规模地服务于城市发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