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苏州日报】常熟:做优分类体系,推进长效管理,人防技防双重保障——“垃分”周年且看“常熟经验”

来源: 常熟市城市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1-06-08 10:19 访问量:字体:

《苏州日报》2021年06月07日  A06版

垃圾分类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一年来,常熟全域化、大力气、动真格推进垃圾分类,全力推进“源头全覆盖、收运四不同、终端处得了”的生活垃圾分类全程闭环管理,目前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体系。2020年,常熟被住建部评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做优做强全程分类体系

一年以来,常熟逐一破解源头投放难、混收混运、终端处置不足等难题,全力全速推动分类工作向纵深推进,基本实现城乡垃圾分类全覆盖。

分类投放是推行垃圾分类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针对居民小区,常熟实行定时定点定人督导模式,新建小区将分类设施建设纳入前期规划审批,已运行小区通过达标验收、月度评价建立准入退出机制,启动星级评定,实行设施提档、严格管理。目前,常熟649个小区全面实施“三定一督”模式。

在农村,常熟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215个行政村全部开展垃圾分类,在高标建设“一户两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定时定点投放,城中村首创“集中投放点固定+移动”模式,并以创建示范村、达标村为抓手,巩固提升分类成效。

“不同人员、不同车辆、不同要求、不同去向”,这是常熟推行的“分类收运四不同”原则。为此,常熟先后配置了2000多辆分类收集车,严格落实拒收拒运,同时全面推行小区2小时快速清运、餐饮单位和企业厨余垃圾单独收运、服装纺织类一般工业固废专收专运、主次干道上门分类收集,不断提升分类收运的准确率。

完善的终端处置是垃圾分类的坚实保障。目前,常熟其他垃圾全量焚烧有富余,总处理能力达3330吨/日,满足中远期处置需求;厨余垃圾“就地+就近+集中”处置,总处理能力达542吨/日,满足全市处置需求;可回收物实行线上预约回收、线下积分返现,同步加快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形成了回收“一张网”;有害垃圾实行常熟市级统一委托处置;建筑装修垃圾40万吨/年的处理设施正在试运行,原三条生产线“破碎筛分+综合利用”处理工艺省内领先,资源利用率达75%。

稳扎稳打推进分类长效

在配强硬件的同时,常熟重点探索管理新路径,创新工作经验,以科学管理提升分类成效。

垃圾分类实行之初,常熟建立了高位统筹机制,实行常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双组长制,成立了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实体化运作打破部门壁垒。在常熟市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的同时,建立了“365”督导体系,靶向指导提升整改实效,不断分析问题寻求突破。常熟还建立了一网统管系统,全市52处垃圾处置终端和部分“三定一督”小区均接入苏州信息系统,实行计量管理,挤干数据“水分”,并通过生活垃圾处置全过程监管和大数据分析系统,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与此同时,常熟以接地气、贴近生活为导向,不断丰富宣传方式和载体,实现市民群众对垃圾分类从知晓到认可、从认可到参与。通过开设专栏、电台整点报时、媒体直播等形式,常熟开展全方位宣传,做到电视有影、电台有声、报刊有文。

常熟还在焚烧厂建设大型教育基地,各板块建设科普场馆,命名了14处校外教育实践基地,以蜂巢计划为抓手,700余名讲师成立17支“小蜜蜂”宣讲队伍,精心组织市、镇、村三级大宣讲,并以结对共建的形式组织学生在“三定一督”投放点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小小宣讲员、小小督导员、小小宣传员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

5月29日,常熟垃圾分类网上VR宣教馆发布,立体呈现常熟垃圾分类科普场馆,给市民群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常熟垃圾分类宣教阵地正不断扩大。

“真刀真枪”

遏制违法行为

常熟紧扣《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通过人防、技防,累计实施处罚2万余起,为垃圾分类保驾护航。

常熟创新推出“联动执法”实招,紧盯投放、收运两个环节和沿街店主、居民、物业、收运单位等重点对象,主题式、不间断启动专项执法行动。针对小区,常熟开展投放时段现场执法、非投放时段巡查执法,通过查找快递外卖单等线索实现精准追踪。同时,常熟配套城环联动管理,在环卫工人进行保洁的基础上,做好对乱扔垃圾等乱象的取证工作并及时移交执法部门,为执法提供线索依据。

证据固定难、责任主体确定难是垃圾分类执法遇到的最大问题。为此,常熟亮出“识别固证”新招,依托小区视频监控,24小时采集违法行为,在人工辨认的基础上试点引入AI智能摄像头,通过自动人脸识别、信息比对锁定当事人。后期,常熟还将扩大应用范围,打造集抓拍、提示、宣传、曝光于一体的多功能垃圾投放点,以智能化手段助力执法管理效能提升。对居民乱扔垃圾、不分类等现象,使出“案例警示”硬招,在小区楼道、公示栏、电子屏上予以曝光;对重点案例,每周在微信公众号上以案释法,达到“处罚一起、教育一片”的目的。

垃圾分类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接下来,常熟将持之以恒提升分类质效、推进源头减量、实现资源利用,善作善成打赢垃圾分类这场“持久战”。

相关稿件